重点专题

浅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

【来源: | 发布日期:2015-04-20 】 【选择字号:

作者  何良雄

 

事业单位登记与监督管理是我国登记管理系统的两项重要职能,实行事业法人登记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事业法人登记电子政务的开展,提高办公效率,可使政务创新有新的依托。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事业单位登记与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实现着创新与发展,事业单位登记工作的改革,使登记工作由繁重走向简便,由杂乱走向规范程序化,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规范化监管转变,监管方式逐步向多元化转变。

我国正在兴起电子政务建设热朝,这股热潮是适应时代发展、推进社会进步、面向新世纪的一项重大举措。全国“事业单位在线”网上登记是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推出电子政务要求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尚处在发展试运行阶段,需要在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随着登记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电子政务建设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全国正在逐步推行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网上查询、网上监管、实现网上互联审批,利用信息技术上支持和拓宽了登记工作监管领域。

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改变政府的工作方式,冲刷沉积已久的僵化体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由原来1994年手工操作逐步过渡到2000年使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软件(单机版),进而发展到2005年实行网上登记管理。现在,大多数事业单位已经感受到这种变化。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使电子政务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大家对公安部门的“全国网上追逃”都有所了解,它是在互联网络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全公安系统上下联动,针对目标实施全国布控,使罪犯难逃法网。因此,在建立“事业单位在线”网站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登记信息的资源共享系统,供全国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电子政务使用,真正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在线”的各项功能,如与各有关部门共同建立事业法人不良信誉的记录库和法定代表人不良行为的记录库、通过身份证号码输入识别自然人身份真假(由公安系统信息支持)等,可以在进行事业单位登记注册时通过上述手段检查相应资料是否真实有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审查错误,避免核发《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错误,保证进入市场竞争的主体的合法性。

因而,加快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必须实现网上办公 这需要有一个智能化程度高、方便、快捷的办公系统,用以支持日常工作和管理。如系统内部办公信息网的建立,实现网上公文流转、上下文传递,做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应变能力;通过网上登记管理的试点,逐步对“事业单位在线”网站的改造,建立网上事业法人信誉记录管理系统;加速建设登记管理电子政务,逐步实现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网上查询,建成与政府有关部门互通的“网上并联审批”系统;积极开展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网,比如:法院、检察院、发改委、公安、司法、人事、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税务、统计、质量技术监督、工商、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等,形成一个纵向互通、横向互联、立体的登记管理信息网络系统。

必须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是电子政务及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保证数据和资料的完整性。因此,除了建立防火墙防病毒、进行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基本手段之外,基于数据安全考虑,更要建设一套数据存储与备份系统;同时要配备足够的专门人员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维护工作,保证工作的连续与稳定。就目前全国正在使用的“事业单位在线”系统而言,设计的各项功能还不够完善,各项指标设计也没达到日常工作的需要,既有硬件方面的,也有软件方面的。由于“事业单位在线”正处在试运行阶段,对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没有全面熟练掌握,对系统使用及安全维护的知识不够全面,对不断更新的信息系统更难以及时掌握运用,出现问题往往不能迅速解决,延误工作,不能及时兑现对外承诺,容易引起群众误解。

必须防止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政,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必须在资源利用方面下功夫 避免重“技术”轻“政务”,只重投资,不讲效用;只重采购、不管更新,只看数量,不看质量。首先应实现与各级编办机构编制管理内部的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与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达到利用同一领域、不同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一套资源共享体系,实现真正的网上并联审批、办公、管理到位。目前,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自都在筹建自己不同的信息系统、网站,但是大多数没有做到信息互通共享,仍是各自为政。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各事业单位在办理年审有关证照时,仍然要到多个部门办理,各部门之间的办理信息传递速度太慢,部门之间沟通不畅,使事业单位增加时间负担。目前有的市、县政府实行集中办公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让办事者进一个门办多件事,初衷是好的,但是仍未能实行行政审批部门间的网上信息互通并联审批信息反馈,各部门仍是各自为政,办事都仍按原要求到各部门等待审批结果,工作效率的提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加强登记信息化建设,促进登记工作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关于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登记管理机关要想通过信息化电子政务对事业法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就必须对网络系统方面的知识有较深了解,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操作程序进行管理。目前,就我们登记管理机关的人员来讲,多数对电脑及网络知识还是一知半解,知之甚少,这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网络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所以,应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有关网络和电子政务方面知识的培训。

二、重点抓好信息资源建设

建立、健全和开发利用登记信息资源(包括电子档案)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工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数据中心应依据事业单位的信息和相关数据资源物理分布存储,逻辑集中建库和信息整合的建设思路,建立全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实现登记等重要数据全部入库;加强数据资源质量控制与开发管理,确保数据信息全面、完整、准确、实时、开放、安全。

三、大力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以网络为基础,以登记管理为主线,以统一标准为原则,以信息互通、业务联动、优化处理流程为目标,改进和提高业务应用网络系统功能,促进业务应用:

一是登记管理系统应用。制作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提供傻瓜式的(简单易用)操作功能,完善登记管理系统,提供能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查询、统计和分析的数据信息。如提供查询事业单位历次变更登记历史资料(包括事业单位变更登记申请表,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申请表)和事业单位历年来参加年度检验的记录以及历次修改数据信息的记录。建立、健全登记管理机关动态监管系统,建立登记管理机关和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反馈渠道,从而建立一个跨地域、跨部门联动的“登记管理系统”。及时的对系统进行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使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是数字档案系统应用。从登记管理档案入手,将各类业务档案、政务档案整理、扫描、数字化存储,建立档案原件影印系统及联网互查系统,向政府部门及社会提供查询服务。

三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加快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公文流转、信息传递、内部事务管理的电脑化与网络化。

四是依法行政支持系统应用。要实现法律法规查询电子化、网络化,同时,将法律法规融入登记管理业务处理系统中。

(转载自中央事业单位网,作者系百色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