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县委编办“干部大讲堂”(第四期)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4-06 】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三抓三促”行动,近期,县委编办举办“三抓三促”行动“干部大讲堂”活动,围绕政策理论、机构编制工作和工作心得,讲业务、讲感悟、讲初心、讲情怀、讲收获,实现以讲促学、以讲促干,不断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干部大讲堂”已成为全办党员干部对标学习、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形成比学赶超、大抓落实、争先进位的良好态势,努力推动全县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增效。
国家安全 人人有责 综合股干部 闫召峰
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指示要求,推动县直机关国家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深入普及,不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筑大安全格局的浓厚氛围。根据中共徽县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徽委工函(2023)008号)要求,建议县直机关各党组织要以“国家安全”为主题组织开展以“共上一堂国家安全课、共看一部国家安全电影”为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要围绕学习国家安全知识讲授党课,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1部国家安全影片,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汇聚维护国家安全力量。今天,我就围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等国家安全方面知识与同志们共同学习。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背景: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中国面临着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因此,制定一部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国家安全法,是应对国家安全新形势的需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要制定实施政治、国土、经济、社会、资源、网络等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保障国家政权主权安全,防范化解经济安全风险,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方针政策。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公众广泛参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将获得弘扬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良好效果。其次,有利于提高政府和社会公众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意识。国家安全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指导思想,规定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国家安全制度,将国家安全的内涵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突出强调了维护国家安全不仅仅是专门机关的任务,而是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义务和职责。通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一系列活动,可以让政府和社会公众有效地了解国家安全法提出的各项要求,从而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大家维护国家安全的影响力。最后,有利于增强国家安全法普及宣传的效果。国家安全法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集中地向社会公众传播国家安全方面的知识,便于在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接触和了解到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特别是懂得如何依法履行自身的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国家安全法确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其中最重要的实践意义,就是要动员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工作中来。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价值。只有人人参与,人人负责,国家安全才能真正获得巨大的群众性基础,也才能有坚实的制度保障。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大力宣传宪法规定的关于公民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基本义务,深入宣传国家安全法以及网络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核安全法等国家安全法律,紧紧围绕依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积极组织特色鲜明的基层宣传活动,突出非传统安全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浓厚氛围。法定义务:关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义务,国家安全法第77条明确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三)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五)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此外,该条还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6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深海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本法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具体有:相关案例:一名男子通过QQ与一位境外人员结识后,多次按照对方要求到某军港附近进行观测,采用望远镜观看、手机拍摄等方式,搜集军港内军舰、军事设施信息,整理后传送给对方,以获取报酬。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对其以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罚款人民币5万元。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国家安全不仅是政府的事、军队的事,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当今世界生存与发展、传统与非传统、国内与国际、现实与潜在等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局部冲突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必须做好应对危机的各种准备。想要国家和谐稳定,想要自己安居乐业,就更需要我们每一个负责任的中国人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变成肩上的一份责任,坚决反对任何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在此我呼吁大家把国家安全工作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马上开始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三抓三促”行动、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参与有损国家安全的活动,不以国家安全为借口达到自己的目的,坚决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不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共筑大安全格局的浓厚氛围。